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思政   /    正文

课程思政

bat365在线平台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方案

来源:bat365在线平台 发布时间:2021/01/05 07:33:52 浏览人数:

一、工作基础
    2016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各大高校积极践行会议精神,开展教育改革,实现更好的教书育人工作。2019年以来,我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其次,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线上线下培训、鼓励申报各类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020年,我院有6门课程获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立项,1个课程思政项目获省级教学教改重大项目,依托课程涵盖《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9门具体课程。
   
二、推进方案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符合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一流课程,着力培养懂管理、重实践、勇创新、担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总体目标
   
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三位一体、各具特色的全课程育人体系。

3、具体目标

(1)  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能发挥课程思政功能的管理类理论课程和实践类课程。

(2)  培养3-4个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一批懂课程思政的教师。

(3)  提炼3-4个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4)  完成1-2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4、基本原则

(1)遵循规律,潜移默化。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推进,必须把握好课程建设和教书育人的规律,同时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①根据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特点与建设要求,找准不同类型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切入点,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强化课程建设在课程思政中的基地性地位;②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做到让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能够主动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坚持言传身教,德行统一,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承担起育人职责;③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大学生学习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惑,结合课程特色,将人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法制道德意识、科学精神等德育元素潜移默化的融入教学过程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2)
坚持创新,提升能力
   
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入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服务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3)全员协同,系统推进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课程教师的事情,更是全学院各部门、各环节共同的责任。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学院所有教学、行政、教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都要参与其中,围绕各自工作职能着力服务于每一门课程的思政教学,做到人人有参与,形成上下齐心、部门协力、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5、主要措施

(1)深挖课程育人功能

充分挖掘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学科基础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专业课程要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懂管理、重实践、勇创新、担责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特色课程要根据bat365在线平台优势,组织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在经济管理领域内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并结合学校地域特点和优势,组织开展闽商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2)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①依托学院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加强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推进课程思政内容更新,及时将理论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建立课程思政内容及时更新机制;②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服务。注重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手段在课程教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丰富教学形式,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直播等,将互联网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打造高效课堂;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及道德情操等关键目标培养,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学院的校外实践资源,切实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践,形成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互动式立体课程思政教学模式;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注重言传身教,用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精湛学术感染影响学生。
   

3)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充分运用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4)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要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进一步强化所有课程都有课程思政功能的教育理念,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环节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强调其功能并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遴选、评比和验收中设置“育德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注重结合评教,将教师思想政治表现、教学质量、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作为学院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进步形成全员育人有效机制。
    6
、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推进实施阶段(20209-202012)

(1)  成立学院课程思政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学院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召开课程思政任务布置会和动员会,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第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
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试点课程
   
4个系部共挑选4-6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教学团队)先行推进;试点专业课程示范带动作用,其他系逐步全面推开,建立考核机制,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将课程思政作为首要因素和重要监测指标
    (3)
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班,汇聚课程思政网络培训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师资培训体系,各系定期轮流举办交流讨论会、示范课程分享会等。

(5)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以系(专业)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对象”为备课核心,凝聚团队智慧,发挥团队力量,总结课程思政的成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6)
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观摩听课活动

各专业系负责建设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开展1次以上专业教师参加的公开课示范听课,听课后参与教师须及时填写听课记录表,提交学院并进行汇总统计。学院党政领导须至少参加1次以上到场听课指导。
   
第二阶段:深化推进阶段(20211-20215)

1)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遴选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4():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检查及教学督导。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评选标准
   
①新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在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基础上,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落实思政教育元素的切入点,明确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载体,建立德育教学成效评价方式
   
②新教案课件。制作出匹配新教学大纲并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教案课件。
   
③新教学设计。根据新教学大纲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教学创新和思政教学育人功能。
   
④新案例材料。汇总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及体现德育成效的材料(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皆可)
   
2)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院最新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

3)设立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

通过教学名师成立“名师工作室”的方式,发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引领。提升全学院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4)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并积极推荐参加校级竞赛。

(5)开展研讨交流会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会、研讨会、交流会,共同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215-20216)

(1)  遴选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确保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全面总结前期经验成果。

(2)  开展典型案例編辑和收集,对于可以收集成册的,争取正式出版。

三、预期成果

1、制度成果

(1)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制度

形成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听课内容要求、评课原则、评课方式、评课内容、听评课检查等,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常态化。

(2)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制度

形成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制度,为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任务安排、集体备课与讨论、教材选用、课程考核形式与内容审核、课程教学质量总结等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
    2
、实施效果
   
1)实现课程思政在范围上的全覆盖。推荐校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以上;

2)成立1个院级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培育3个以上课程育人工作室。


上一篇: bat365在线平台2021-2022学年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计划
下一篇: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